最新新闻

ad

走进经济实践课堂,拓宽“大思政课”视野

栏目:行业   作者:张璠   发布时间:2022-09-02 09:58 阅读量:16271   
走进经济实践课堂,拓宽“大思政课”视野

2022年8月10日,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思政大课”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用好社会大课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8月底,‘稳中求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中的大学生代表,我全程参与了调研。“稳中求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与上述通知要求高度一致,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建设“大思政课”的新要求。

“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

“大思政课”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陶冶人的道德,启迪人的心灵,打造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顾名思义,思政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像根和叶。只有树木的根部足够坚实,才能吸收足够的养分,保证树叶的旺盛生长。

稳中求进:先“稳”,再“进”

所谓“稳中求进”,既是“稳”,也是“进”;先保“稳”,再求“进”。稳定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与“进”之间的哲学机制,就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只有稳字当头,经济基础扎实,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知道自己有幸参加此次调研实践活动,提前研究了内蒙古、湖北、湖北三个城市的经济新发展、新趋势,并在调研行程中了解了当地经济、产业的优势领域,将深刻的实践内容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不断拓展实践经验。我所到之处,都展示着伟大的思政课的哲学基础。在各工业博物馆的党建专栏展板上,随处可见各级领导对内蒙古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也是因为我们坚定不移地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指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产业布局,真正落实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生产的新发展理念。只有这样,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逐年稳步增长。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党员而感到荣幸。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经济建设最鲜明的特征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最鲜明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发展成果的同时,稳步提升发展效率,农业现代化、产业链整合、智能服务业、人性化、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因此,必须迅速补齐短板,解决当今全球经济发展大潮中“卡脖子”的技术瓶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和有关单位在经济领域的主体责任,在经济发展的高端领域真正实现自主。

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呼和浩特市草蜢集团、赛科兴集团、亿利智慧健康谷、和林格尔新区人才创新谷。在包头,我参观了包钢工业园、北奔重汽和G7数字陆港。在鄂尔多斯,我参观了新能源智慧陆港、远景现代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和中国首个零碳工业园。

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我对“算东算西”的大数据发展新模式和“人才创新谷”印象深刻。21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培养和用好人才。“人才创新谷”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在包头钢铁工业园,看到热钢轨“新鲜出炉”的场景,让我想起了思政课上提到的大国工匠和匠心精神。一批又一批在一线岗位上的轧钢工人扎根基层,传承着老一辈中国钢铁工人血液中的红色基因,为包头乃至全国的钢铁工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建国之初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建设包钢,到如今包钢业务范围遍及全国乃至全球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他们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

标签

“大思政课”不应只停留在校园教学中。从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到亲自走进社会实践课堂,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的教学模式。我们倡导的“大思政课”建设,就是不断拓宽实践教学基地,从课堂、书本中拓展延伸,学会利用好身边的实践资源,从实践到认知,从实践再到认知,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这次“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湖北调研之旅,是“大思政课”最生动的实践。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只有深刻把握和理解“思想政治大课”的理论精髓,才能获得和深化思想层次,把握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方向,牢牢把握主要任务,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新内容

ad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