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实招进一步挖掘文旅市场消费潜能
近日,上海、吉林、广西等地出台政策举措,从供需两端发力,进一步挖掘文旅市场消费潜能。
以吉林省为例,2月1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持续扩大冰雪消费规模和效益,冰雪消费券资金总体规模增加至1亿元”等具体措施。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文旅业的蓬勃发展,文旅消费呈现出火热势头。多地陆续出台支持政策,有助于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升级。
打造文旅消费新地标,发挥重要活动品牌效应;发展首发经济和夜间经济,培育新兴业态产品;推出消费惠民政策,强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具体来看,不同地方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的措施丰富且务实。其中,“特色”成为一些地方部署工作的关键词,多地强调扩大特色文旅产品供给。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对新鲜感和深度体验的需求日益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加注重文化体验与精神享受。多地强调扩大特色文旅产品供给,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喜好,为突出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创造良好条件。
“国内很多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强调扩大特色文旅产品供给,能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和低质量重复建设,增强本土文旅品牌的生命力与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的规模和效益。”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当前,我国文旅消费正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韧性。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2024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不过,一些短板弱项也不容忽视,如文旅产品的品类数量仍有提升空间、部分景区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等。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了“实施消费惠民让利行动”“丰富文化娱乐产品”“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等多项具体措施。受访专家普遍表示,贯彻落实《若干措施》,需要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善文旅要素配置,提升文旅服务能力,用真金白银开展消费补贴活动,更好释放文旅消费需求。
谈及金融如何更好赋能文旅消费,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为文旅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提供灵活多样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与可得性,持续深化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同时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猜你喜欢
-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由ICAS英格尔认证颁发的合规管理体系与反贿
- “哪吒”坐上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宝座
- 在线营销收入降3%,智能云AI收入涨近3倍,AI能否“渡”百度?
- 2024年澳康达献呈上海的答卷:年交易额近30亿,打造二手车新体验、新标
- 广东3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广州市调整为2500元/月
- 共筑全龄友好城市未来2024“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圆满举
- 视频|29只中证A500ETF集体收跌,A500ETF永赢换手率连续4日
- 新春走基层·记者体验360行热爱可抵岁月长——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坚守
- 江川多部门联合把脉公共场所,为垃圾分类“开方抓药”
- 地方两会观察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地方两会看促进房地产市场
-
最新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