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智造!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钙钛矿AI高通量设备正式发布
近日,由昆山协鑫光电自主研发的首台钙钛矿AI高通量设备正式发布。据介绍,借助该设备平台,过去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马拉松长跑”,有望压缩成一场风驰电掣的“百米冲刺”,将有效压缩相关成果转化周期。
据悉,该设备由52组高精度传感器组成感知网络,配合机械臂与AI大脑,形成“感知—决策—行动—学习”的自主闭环。通过引入AI自主学习机制,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转,每日能完成300片电池的多种涂层制备工艺、产出1800组高精度数据。目前,高通量设备制备的电池效率差异小于0.75%,相较于传统人工表现出更优异的一致性。
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介绍,在研发端,高通量设备采集海量实验数据,迸发出一个又一个创新火花;而到了产业端,它又有“火眼金睛”,迅速验证新工艺的有效性。最关键的是,研发和生产数据通过AI实时互通,每次改进都推动钙钛矿电池尺寸、效率、稳定性迈向新高度,有望将实验室成果转化周期压缩9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誉为能源皇冠上的“明珠”。相比传统晶硅电池26%的光电转换效率,钙钛矿电池的理论上限转换效率可达到45%,是光伏领域最有希望实现低成本发电的光伏技术。
今年1月,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大面积钙钛矿单结组件与叠层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双双打破世界纪录。眼下,协鑫光电正全力以赴地推进GW级生产线组装工作,以确保能够准时、高效地完成投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今年年底,协鑫光电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光伏组件将正式量产,预计年产值10亿元。
范斌表示,协鑫光电将持续建设更多、更大高通量实验平台,平台将向全球课题组开放,并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在此基础上,协鑫光电不发表任何论文,将严格保密所有数据,只为助力学术界加速解决基础问题,协力实现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应用的快速转化,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创新动能。
-
最新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