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投资理财新动向:明星基金经理没那么香了债券取代股票进入资产配置前
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布了新一期《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配置偏好比较集中,相对保守。公募基金配置明显减少,其中权益类配置减少,固定收益类增加,体现对冲特征。
银行存款、公募基金和债券是2022年居民投资占比最高的三种资产。
其中,债券类资产配置比例为21%,较去年提升6个百分点,取代股票成为2022年居民配置最多的三类资产之一。股票的配置从2021年的17%提高到20%,配置比例和债券非常接近。
浦银财富管理副总经理张文乔提到,选择银行理财的客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希望有一定的投资收益,二是讨厌风险,所以讨厌回撤和亏损,尤其不能接受亏损,因为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张文桥认为,因此,银行理财行业成立后,现在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将回撤控制到客户满意的程度,同时兼顾一定的收益。
如何提高客户的获得感?他表示,机构首先要提高资产管理的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回撤和波动,然后增加产品的丰富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信息公开,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特别重要。“我们有些客户特别喜欢看每天能赚多少钱,这可能比多赚几个钱更重要。这种获得感是相当愉悦的。”
《报告》显示,居民在选择基金时的考量更加理性,对明星基金经理、新生基金、历史高收益基金的追逐热情有所下降。
202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投资者对明星基金经理的关注度明显下降,关注比例从去年的24%下降到14%。
报告认为,可能是市场风格切换后明星基金经理“翻车”的结果。由于市场的波动和明星基金的淡出,人们在做基金购买决策时更加理性。
但日内交易、追涨杀跌等非理性投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所谓“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今年有所减少。
在基金盈亏时是否改变投资计划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当收益超过20%时,近34%的受访用户选择增持,明显低于去年超过50%的数据。
2022年,居民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普遍下降。
《报告》发现,年化预期投资回报率低于5%的受访用户从去年的37%上升至43%。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预期的人数明显减少。只有13%的用户今年预期收益超过20%,明显低于去年的20%。
而且收入预期超过10%的人群规模在下降,从去年的40%下降到29%,这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收入预期在逐渐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市场预期并不乐观。
在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方面,报告发现,与上一年相比,中国居民的长期投资意识有所提高。
持有意向在一年以内的用户比例明显下降,从去年的72%下降到今年的65%。与此同时,居民对理财产品亏损时间的容忍度有所提高。以股票型基金为例,能够接受一年以上亏损的用户比例从去年的14%上升到23%。
调查显示,只有28%的受访者会因为投资服务而增加长期投资意愿,半数受访者不了解基金投资服务。报告认为,中国仍处于专业投资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蔡襄证券总裁周乐峰也指出:“目前这个领域被视为一片蓝海,专门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的金融机构并不太多。”近年来,随着券商和金融机构互联网运营的思路越来越成熟,他相信未来金融机构可以在获客方面发力,开拓新的发展机遇。
-
最新内容